[拼音]:Wunengzi
唐末思想家。姓名、籍贯、生卒年皆不详,只留下“无能子”别号。据称他自少年时起,即博学寡慾,擅长哲学思辨,似曾游宦,并授徒讲学。后避黄巢起义战火,四处漂泊,生活艰难。光启三年(887),游寓左辅(今陕西东南部)隐居民间时,著《无能子》一书,指责君主专制制度违反自然,提倡道教的服气和坐忘修炼法,并宣扬儒家的宿命论、仁义道德和近似佛教禅宗思想的“无心”。由此推测,他是一位信仰道教、且通晓儒释二教的知识分子。但有的著作径直称他为道教学者,有的著作则仅仅称他为隐士。关于他的政治思想,有的论文认为,无能子代表了地主阶级从顶点开始坠落时,该阶级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绝望情绪和消极反抗;与此相反,一些学者认为,无能子受到唐末农民战争的影响,本质上是与正宗的封建统治思想相对立的,是农民反抗精神在思想战线上的反映;有些论著则将无能子的“圣过论”与南朝晋鲍敬言、宋康与之、邓牧和五代谭峭等人的无君论相并列。关于他的哲学思想,有的文章认为,在无能子的头脑中唯心主义思想占主导地位,同时也有一些可贵的唯物主义观点;与此不同,有些专家称无能子是无神论者,气一元论者或气的唯物论者。总之,研究者们都认为无能子的思想独具特点。《无能子》全书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近万言,现有三十四篇。从书中篇目来看,似乎有阙篇。但有人考证指出,《无能子》并无阙篇。不仅如此,最后四篇是明代人增纂,原仅有三十篇。也有人认为三十四篇均是原作。现存版本以明正统《道藏》本为最古,后出版本尚有十多种。王明所著《无能子校注》(中华书局,1981)是目前唯一的校注本。
更多信息: 球信网 天博app